地学人居生态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理环境

地学·人居·生态

在年8月第十四期地景沙龙“人居·地学·生态”上,许多地学界的老专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沙龙交流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借此总结了会上专家的发言,并与地学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汇集整理,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期引起大家的讨论,推动学科间交流。

文/范晓,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

01

不同族源的先民迁入四川盆地

与古代的巴蜀文明

四川与重庆向称巴蜀,巴、蜀之差异,源于史前时期来自不同区域、族源不同的先民进入四川盆地后,在盆地西部和东部发展起来的不同古文明。

以成都平原为根基的古蜀先民,源自岷江上游的古羌族群。古羌人的一部分东出岷山进入成都平原,成为了古蜀人的祖先。古代文明的扩展在这里由西向东逐渐推进。岷江上游茂县发现的营盘山遗址,距今-年;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什邡桂圆桥遗址,距今-年;之后,是距今-年的宝墩文化遗址,距今-年的三星堆文化;距今-年的十二桥(金沙)文化遗址,由此也大致勾画出古蜀国发生与演化的轨迹。

巴人起源于鄂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来进入四川盆地东部,并扩展到东起巫山,北达汉中,西接蜀国,南至黔北的广大区域,并主要分布于川东平行岭谷、川中丘陵(图4)。巴人的特点是勇猛善战、刚强耐劳、能歌善舞。史书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天性劲勇,锐气喜舞,所谓巴渝舞也”。

图4古代巴蜀示意图(据童恩正)

秦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南下四川盆地,灭掉了巴蜀古国,但巴人族群的后裔历代仍有特殊称谓,例如秦汉时期的賨、濮、板楯蛮;南北朝的僚;唐代的南平僚;宋代的渝州蛮等等,他们在与华夏族群融合的过程中,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部族组织,并使这一地区的汉族文化烙下了鲜明的巴文化印记。

02

成都平原

从蛮荒卑湿之地到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是由近几十万年以来,龙门山的出山河流带来的泥沙卵石沉积物堆积而成,其中较早期的沉积物因为地壳抬升,多在盆地边缘成为台地,河床两侧是正在堆积的冲积扇。

成都平原并非从来就是天府之国,史前的成都平原丛林密布、湖沼遍野,最初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经过由古湖沼到冲积平原的自然演变,以及古蜀先民的拓荒垦殖,才奠定了后来农耕沃野的根基。

据地理学家竺可桢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在距今约五千年至三千年的时期,年平均温度要高于现在2℃左右,当时,陕西关中、河南一带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分布,竹类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成都平原所在的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还要高于黄河流域,从成都平原出土的大量乌木(阴沉木)来看,树干规模很大,且树木种类丰富,当时的植被似具有湿地雨林的特征。

上述这段历史上的气候温暖期,也正是古蜀人由岷山进入成都平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三星堆、金沙遗址中,均出土了大量象牙,有学者认为,这些象牙是由成都平原以外的地区交易输入而来,但从气候及地理环境看,当时成都平原亦有可能存在野象。成都与郫县间,有镇名犀浦,这也使人联想到湿地沼泽中犀牛出没的场景。成都天府广场曾出土过石犀,可能是作为镇水之物及崇拜的图腾,也许证明成都平原确实存在过犀牛(图5)。古代文献的记述似乎也有旁证,《山海经·中山经》:“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国语·楚语》:“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

图5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的石犀

古蜀先民初入成都平原,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自流灌溉,而是洪涝的威胁。所以才会有望帝杜宇治水无力,禅让帝位于丛帝开明的故事。

史书的记载表明,玉垒山-宝瓶口的开凿始于古蜀丛帝开明,其初衷主要是导洪分流。例如,《蜀王本纪》(汉·杨雄):“时玉(垒)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华阳国志·蜀志》(晋·常璩):“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氏之所凿也”。

早期的治理洪水,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发端,李冰在此基础上才开创了自流灌溉的都江堰。

成都平原是由岷江、西河、斜江、南河、湔江、石亭江、绵远河等多条河流,在龙门山前形成的冲积扇联合而成,平原北达绵竹汉旺,南至彭山江口,东以龙泉山为屏障。因为岷江是最大的主干河流,所以它对成都平原冲积扇的贡献最大,以年径流量为例,岷江为亿立方米,而其它河流总共也才约30亿立方米。

从地势来看,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支流的一个“高位”盆地,是一个坡降较大的扇状倾斜平原,海拔范围大约从米到米。以都江堰到成都主城区为例,直线距离约50公里,海拔由约米降至米,高差竟有米,坡降大约在8‰至3‰,这给自流灌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所以都江堰能够借地势,依水势,以自然调节为主导,将岷江稍加拨弄,便水旱从人,又几乎不露人工斧痕。

成都平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鱼嘴、玉垒山、宝瓶口、飞沙堰的天然地貌形势,让四六分水、自然调节成为可能。岷江在出山口处,因河床突然拓宽,流速减缓,大量的砂砾停积下来,形成了鱼嘴这样的沙洲,将岷江一分为二,左为内江,右为外江。内江左岸玉垒山至伏龙观一线刚好是河流凹岸,易受江流冲刷,岩石峭壁逼峙,因此这一线的内江河床原本就深于外江。

如果宝瓶口未通,受山势所迫,内江只能紧贴玉垒山,由北向南流经飞沙堰再入外江。宝瓶口开凿后,因内江河床深于外江,平水和枯水期,内江进水自然会多些,分水可占六成,保证了灌区用水;而洪水期,由于多余的水量可通过飞沙堰排回外江,又使内江进水能基本保持恒定,使灌区免于水患,内江分水这时总体只占四成,这种自然调节的地利条件,并非处处可得。

都江堰

除了都江堰之外,类似的水利工程几乎出现在龙门山山前所有河流的出山口,它们同样历史悠久,同样对成都平原的富饶贡献良多。例如,石亭江出山口始建于秦代的朱李火堰、湔江出山口始建于西汉的湔江堰、绵远河出山口始建于明代的官宋硼堰、蒲江入岷江处始建于西汉的通济堰等等。

成都平原与水利工程位置图

成都平原历史上以水稻耕种为主,也许因为灌渠密如蛛网,引水灌田多为分散劳作,所以形成了以林盘为特征的分散式村落。一户或多户形成小院落,房前屋后多栽种竹林,是为林盘。它与北方以旱作农耕为主而形成的大型村落有明显不同。

和一般平原上的聚落分布类似,成都平原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聚落分布,近似等间距的网络状,但因为是坡度较大的扇状平原,这些聚落又分别有平行冲积扇等高线排列、以及沿岷江主冲积扇轴线排列的趋势,成都这个中心聚落恰在主冲积扇的轴线上(图6)。

成都平原县级及县级以上的聚落与地貌的关系

相关链接

地学·人居·生态

序言

地学·人居·生态

①再谈中国的人口分布与地学环境

地学·人居·生态

②什么是人居地学?

地学·人居·生态

③人居地学要做些什么?

地学·人居·生态

④关中盆地地学特征与人文环境关系(上)——关中地质背景与都城建设

地学·人居·生态

⑤关中盆地地学特征与人文环境关系(下)——关中地学特征与地域文化

地学·人居·生态

⑥京津冀地学环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地学·人居·生态

⑦四川盆地的地质地理环境与人居环境(上)——四川盆地及周边地质背景与多元文化

P.S.

《面向实施、服务管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与创新研究》

新书获奖名单公布啦!速速来领赠书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ms/24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