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www.pfzhiliao.com/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张晴丹
8月13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龙漕沟区域突发山洪。截至目前,山洪已致7人死亡。
当谢洪刷到此事的视频时,满是叹息。因为他知道,人一旦被冲走,生还可能性很小。
作为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谢洪是一名专门研究山地灾害的科研人员。近40年的从业生涯,让他见到太多悲剧,而“这些悲剧本可以避免”。
当前,大家对防范突发性灾害的安全意识仍然欠缺。关于山洪背后,还有许多不可不知的事。
龙漕沟禁止下河警示牌的视频截图
改变观念:汛期雨季不进山
每到炎热夏季,很多人会选择到山中避暑。近几年,全国多地开始流行到河道里戏水纳凉。
但这背后,危险随时可能来袭。此次龙漕沟区域突发的山洪灾害正是这样。
“下雨天不进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许多前来避暑的游客正是看到当天无雨,认为进山不会有危险。殊不知,山里往往一步晴天、一步阵雨。
“山区气候条件非常复杂,经常出现山上下雨、山下无雨的情况。有时候山上已经暴发了山洪或泥石流,而山下的人还根本不知情。”谢洪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是时候改变观念了——并非“下雨天不进山”,而是整个雨季都要尽可能避免进入山区。一旦下雨,山体坡面容易不稳定,除山洪泥石流外,滚石、滑坡、崩塌这一类灾害时有发生。
虽然相关科普文章年年都发,但每到夏季,进山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亲近大自然是好事,但选择的时机不对。谢洪指出,我国属于季风气候,7、8月份是最热的时候,也是暴雨频发的月份,同样还是突发性山地灾害集中发生的时间段。
例如,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五显岗发生山地灾害,一次滑坡型泥石流埋了好多农家乐,死亡失踪多人。
年8月20日,受暴雨影响,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水磨镇等地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数万名避暑游客被困。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但天气一热,好像大家又把这些事儿给忘了。还有人觉得这种倒霉事儿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谢洪无奈地说。
“一旦倒下,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龙漕沟区域山洪的视频中,河道内撤离的人群里仍有一些不慌不忙的身影。
有的游客慌着去拿财物,更有甚者在听到有人喊“山上涨水了”时,还放不下手中的麻将。
一些人本可以有机会逃生,甚至可以避免伤亡。但是,他们都忽视了“水火不留情”。
此次龙漕沟区域发生的山洪是突发性山地灾害。这种灾害发生突然,过程一般很短,山洪肆虐后,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但就是这么短时间的破坏力,也不能被小瞧。
在河里嬉戏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水位刚到小腿,都有较大的牵引力,想在这样的水里快步行走实属不易。
而当山洪暴发时,水的冲击力会陡然增加好多倍,加上沟底凹凸不平、石头大小不一,人体根本难以走动或站稳。
“一旦倒下,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谢洪说。在湍急山洪强大的推力下,被冲走的人根本无法控制方向,只能任由身体与河道里的石头不停地发生撞击。
谢洪表示,泥石流的冲击力度难以想象,夹杂着大石头的泥石流,连桥墩都能冲断。山沟里的山洪并非只是纯粹的河水,里面还夹杂着大量石头、泥沙等,冲击力惊人。
龙漕沟区域山洪发生后,网上出现各种“逃生秘籍”,其中有一条提到“当水开始变浑时赶紧跑”。
对此,谢洪认为,山洪席卷而来时往往仅有几秒或几十秒,等发现水浑浊后再逃,为时已晚。
所以,当有人通知撤离,或当看见洪水已在远处的河面奔流而来时,千万别耽搁、别犹豫,奋力往岸上跑。此刻逃命重于一切。
网红打卡地,既不安全也不美丽
今年,火爆的露营风催生了一批沉浸式溪流野餐体验群体。
一些自媒体平台的网红们,为了吸引流量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xs/2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