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精华灌区的复兴之路再现水旱从人美

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秦怡罗田怡

滚滚岷江水直入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千里阔野。“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在都江堰,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铺展开来。5月5日,“十年看巨变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四川行”活动,首站探访都江堰。

作为成都“西控”区域的核心示范区,都江堰一直都承担着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功能。正在进行中的都江堰精华灌区修复工程和川西林盘提升,将再现水旱从人、美田弥望、产业兴盛的灌区盛景。

传承天府农耕文明历史文脉

都江堰将形成世界领先的天府水生态文明典范区

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都江堰将通过“理水、护林、亮田、彰文、兴业”等方式,传承天府农耕文明历史文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现水旱从人、美田弥望、产业兴盛的灌区盛景,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

精华灌区修复工程将通过三期分期建设。一期规划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胥家镇“天府原乡”、聚源镇“灌区映像”2个项目,共计占地亩的首开区集中打造。其中,“天府原乡”项目突出“展示中心+林盘+产业”的功能定位,构建高端粮菜产业生态圈,打造粮菜产业示范区;“灌区映像”项目突出“展示中心+林盘+田园”的功能定位,以“文创+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建成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田园城镇典范区。二期规划将精灌区四镇剩余部分打造成为集国家水稻湿地公园、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示范区。三期规划将成功经验系统引导、拓展延伸至整个都江堰精华灌区,形成世界领先的天府水生态文明典范区。

修复川西林盘

守住青山绿水资源

发源于古蜀文明时期的川西林盘,因其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极其丰富的景观层次,院落空间以建筑实体形式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国具有唯一性的川西风光。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村落形态的俗称,它主要由竹林、田、水系和农宅院落等自然人文要素构成。林盘既是成都平原乡村景观的形象概括,更是成都平原农耕生活形态的景观描述。它起源于农业技术,辉煌于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谓之天府”的物质遗存,是蜀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结晶,是蜀民的生态家园,是蜀文化的生命力之源,是数千年“天府”文明、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

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我们主要以改善林盘院落居住环境为主,今天,在保护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川西林盘特殊的含义。

一方面详细梳理了都江堰精华灌区范围内的林盘资源情况,如:林盘规模、住户情况、建设用地、人文历史、古树名木、水系水渠、特色农业等资源情况,做到家底清。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以“整治农田、梳理水系、修护林盘、保护传统、挖掘文化、改造院落、建设绿道”为主要切入点抓好林盘建设。

同时,都江堰将统筹区域特色镇+林盘+园区(产业、农业、景区)模式,着重林盘植入现代元素,发展功能复合型林盘。比如:在我们现代农业基地区域林盘,吸引农业总部经济入驻,打造商务型林盘;依托特色农产品,植入电子商务功能,打造双创型林盘;在农业观光区域植入休闲度假功能,打造旅游型林盘;在农业文化展示区域,发展创意农业,打造文创型林盘等等。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青山绿水资源优势,带动和促进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统筹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ms/24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