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什么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一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地李冰父子二人合力修建了都江堰,让河水流入资源枯竭的四川盆地,这里也成为了富庶一方的成都天府。
现代社会,伟人也在民生问题上下过狠功夫,那就是修建了林县地区的红旗渠和湖北地区的长江大桥。伟人有着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他知道民生问题是国之大计,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我国建立之后,他也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这两个水利工程不仅在当时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到现在,它们还在发挥着作用。武汉长江大桥把武汉两大经济区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两区之间的通航时间。红旗渠修建完成之后,解决了林县干旱的问题,让这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01伟人高瞻远瞩
当今社会,淡水资源缺乏仍是制约很多国家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全部人口步入小康生活,就必须得把“水”问题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建设水利设施。
中国地处温带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这两种气候的特点都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常出现多雨天气,而在干燥又寒冷的冬天又很少有雨雪天。夏天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冬天却又干旱。
没有了生命之水,不仅田地庄稼发育会变得迟缓,工业发展无法继续,就连百姓的基本生活诉求都无法满足。伟人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在大会上共同商讨这个问题。
当武汉长江大桥刚刚开工建设之时,伟人就多次来到这个地方,亲自视察施工进度。年,大桥的模型初步形成之后,伟人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地方。他作了一首诗,其中第三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更是引人入胜。
02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境内的两个主要区域的连通桥梁。武汉长江大桥线路全程有m,光是它的主桥就有着m。年9月1日,伟人下令修建大桥,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年的7月1日完成了主桥的工程,并在当年的10月15号正式开通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不仅发挥着经济作用,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它是武汉市最为重要的历史标志物之一,而且也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好声誉。
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第一次并不是是由伟人提出的。早在清朝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有过这样的预想,他想要建设一条大桥,能够沟通南北的铁路。
但是以当时的经济实力来讲,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建设这座大桥,所以张之洞的这个预想也就不了了之了。年,北洋政府聘请工程师詹天佑给粤汉铁路勘定路线,他与许多专业人士开始了对长江大桥进行了初步的勘探。
詹天佑费了很多心思,可惜的是这次规划并没有实施,不过也为后来武汉长江大桥的选址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孙中山等人也是计划过建设大桥,但是都没有落到实际。
我国成立之后,伟人非常重视长江大桥的建设情况,并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关于这所大桥的施工方法,桥梁规模、材质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不仅如此,伟人还聘请了优秀的建筑师茅以升、李文骥等人,以及苏联的专家组形成了非常专业的团队,开始建设这所大桥。年的5月中下旬,长江大桥的设计方案已经定型,并顺利开始施工。
年的9月25日,大桥工作全部完工,试通车结束之后,在10月15号正式开通,为了庆祝这个历史性建筑的建成,武汉地区的百姓特地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武汉大桥解决了武汉境内两岸不通车的问题,提高了两岸居民的生活质量。
03红旗渠的修建过程
红旗渠是河南省林县市人民花了十年才创造出来的一个巨大的宝贵财富。红旗渠是从太行山腰开始修建的,从年2月开工建设,到年7月建设完成这项工程,一共把座山头削平,挖开了个隧洞,修建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一万多座。
虽然创建过程非常艰苦,但是红旗渠的出现解决了山西、河南等地区常年干旱缺水的问题。临县地带处于温带地区雨季风格园,而常年干旱缺水。
我国成立之后,伟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而林县也受灾严重。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发出了号召,请求重新安排林县的河水,把水源丰富的漳河的河水引入林县境内。
杨桂向上级请求同意,而国家纪委也委托水利部门批准了这项要求。伟人对于此事也是大力支持,终于在年,红旗渠开始建设。红旗渠总共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全面竣工。
红旗渠从此养育着时代的林县人民。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年,伟人批复了关于红旗渠的上级文件,肯定了林县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红旗渠解决了林县人民的用水问题,也让这里的农业、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04总结
伟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眼光,也明白人民群众真正需要什么,有难处就去解决。武汉长江大桥和红旗渠都是伟人在位之时新建的,这两个基础设施拯救了一方水土,更是养育了一方人民。
这是现在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这座城市非常重要的地标,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蕴含,而建设完成红旗渠也是人民生生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几十年后,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已经成功升级为了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成为了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领头羊。包括伟人等很多领导人都曾经亲自到红旗渠视察,赞扬林县百姓相互团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两个伟大建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无数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