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
共建“双减”
年11月26日,在国家“双减”大背景下,在国家级课改实验区都江堰市实验区“深度学习”教改项目实践下,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承办了“全市小学四、六年级数学学科双减下的‘提质增效’深度学习典型案例大教研”活动。
受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线上活动通过都江堰市教育网络研修平台和腾讯会议进行直播转播,线下活动则在我校启蒙楼三楼大会议室内举行,由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全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陈亚玲老师主持。共有来自35所学校的近80名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线下研讨,20余所学校约30名教师参加线上活动,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张万龙主任全程进行指导,我校刘晓春校长参加了观课活动。
活动中,光明团结小学邓恒老师、顶新新建小学姜波老师和龙江路万达校区吴睿老师献上了三节精彩的展示课。
01
光明团结小学邓恒老师执教北师大四上《确定位置》,带领孩子们重走多年前笛卡尔的研究之路。
02
顶新新建小学姜波老师执教北师大教材四上《乘法分配律》,结合乘法意义和面积模型,带领孩子们捋清了乘法分配律背后的原理。
03
龙江路小学集团万达校区吴睿老师执教北师大教材六上《生活中的比》,通过配色实验,带领孩子们感悟“色彩配色是否一致”“照片是否一致”都蕴藏着各自的倍数关系。
接着,团结小学黄萍、王洪英和王文玺三位老师都围绕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深度”,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
最后,张万龙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点评指导。张主任指出:在当下“双减”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深度研究教材,以作业设计的视角来研究课堂,做到精讲精练,教学的开展应重视孩子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在本次活动筹备期间,学校四年级和六年级数学组,在两位组长黄萍和李勇的带领下,全组成员和三位执教老师们在团小认真进行了反复磨课,学校数学组郭丽、刘红艳、刘洁组长也进行了指导。同时磨课活动还得到学校“都江堰市代益梅名师工作室”和“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都江堰市分部”的指导支持。
本次活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老师们都积极参与研讨,发表自己的感悟。相信通过同伴的研修尝试和教研员的专业指导,老师们对“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END
主编:刘晓春
审核:代益梅、周红英
图文:陈亚玲等
编辑:徐聆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