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是如何炼成的除了都江堰还

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四川资讯网消息(周鸿)自古以来,四川就被称之为“天府之国”。成就此美誉的,不仅有享誉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功劳,还有一直默默无闻的朱李火堰的建树。而这两座水利工程都出自同一个大师的手笔,那就是李冰。

史载,李冰通过“导洛通山”解决了当地的水患。其中,“导洛”修建的朱李火堰就位于现在的德阳什邡市洛水镇高景关。那么,李冰是如何在高景关“导洛通山”的呢?近日,什邡市洛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廖兴林讲述了他心中李冰的治水过程。

都江堰与高景关位置图

如何“导洛通山”?

李冰治水过程的猜想

位于什邡的高景关,远远望去,绝壁千仞,与对面的云盖山左右对峙,形如一道雄关铁门,名叫“瀑口”。瀑口的山形地貌,酷似都江堰内江的宝瓶口。每当雨季,洪水从狭窄的山中水道而来,穿过“瀑口”直下,分别注入朱堰、李堰和火堰后,水势渐弱,缓缓的流向平原地带。

汹涌的山洪在朱李火堰的约束下,不敢造次,只能乖乖的按照多年前就已设计好的路线流动,而这得益于李冰的智慧。为了纪念李冰和颂扬他的功绩,当地政府在高景关、洛水旁,立下了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李冰导洛遗址”。

修建的朱堰、李堰和火堰是“导洛”,那什么又是“通山”?什邡市党史市志办公室资料记载,高景关本来是两山相连的。李冰采用“火烧水击”的方法让高景关被凿开一个大缺口。再修鱼嘴,即洛堋(石埂分水岭),东面为外江,主要功能是泄洪,西面为内江,主要功能是灌溉。又在内江上中下段修建朱堰、李堰、火堰。

“在李冰那个时代,仅靠人力去开山,根本是完不成这项工程。”在廖兴林看来,李冰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科学家,他懂天文地理,懂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才会采取这种“火烧水击”的方法来开山。

高景关“导络通山”遗址公景区

烧山其实很好办,而借水就需要讲科学方法。作为土生土长的什邡人,廖兴林深知什邡九顶山区有多平方公里的积雨区,且海拔差很大,海拔从米到米,在雨季极容易形成暴雨。一旦连降暴雨,山洪必然滚滚而下。而历史水文资料也显示,最大暴雨时候,高景关水流量是平时水流量的倍。

“李冰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可以向天借水。”廖兴林说,李冰算准了降雨的时间,然后提前烧山,等待暴雨来临。当被烧的滚烫的山体突然遇到冰冷的暴雨,山体就容易裂开,而且山中的水势很大,裂开的山体就会被冲垮。

李冰修建都江堰,在那里待了10年。在什邡治水,直到累死在任上,共待了20多年。“开山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用了很多年,毕竟山体也十分的坚固。”廖兴林说。

都江堰与朱李火焰对比图

都江堰与朱李火堰

共同成就“天府之国”的四川

“水旱从人,不知饥饿。”这既是对都江堰发挥效果的肯定,也是对朱李火堰起到作用的肯定。

“可以把它确定为小都江堰。”年11月2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所长、研究员赵殿增来到什邡参观朱李火堰后这样说道。他还建议把朱李火堰也纳入到世界文化遗产中。

为什么赵殿增会把朱李火堰说成是“小都江堰”?原来朱李火堰的设计竟与都江堰如出一辙,犹如双胞胎兄弟一般。为了更形象的展示出,什邡市洛水镇党委副书记王胜全还专门对朱李火堰进行了高空拍摄,然后与都江堰的航拍图进行了对比。

历史记载,李冰在都江堰治水10年后,便来到了什邡治理水患。因此从时间来说,先有都江堰,后才有了朱李火堰,或许是这个原因,赵殿增才将朱李火堰称之为“小都江堰”。

对此,廖兴林认为不应该把朱李火堰叫“小都江堰”。在他看来,朱李火堰和都江堰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没有孰大孰小之分。两座水利工程共同造就了多年来的“天府之国”。

“朱李火堰灌溉了什邡、绵竹、广汉、新都、金堂等成都平原部分地区。”什邡当地学者、原什邡市政协副主席郭辉图老人说,四川有两条大的水系,一条是岷江水系,一条是沱江水系。正是因为李冰在岷江水系修建了都江堰,沱江水系修建了朱李火堰,才真正把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

西华大学副教授、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认为,李冰蜀地治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应该单纯地指由鱼嘴、宝瓶口与飞沙堰为主体工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应当涵盖整个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什邡是李冰蜀地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空看朱李火堰

对什邡当地来说,朱李火堰的修建不仅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饿”,还发挥了其他的作用。“李冰治水促进了什邡城市建设和生态改善。”德阳市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喻晓钢认为,朱李火堰使什邡、绵竹等县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洪水肆虐对洛水两岸田园农舍的危害。适宜的气候、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生境吸引了众多的“四方来客”到什邡平原安家定居,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什邡的城市建设,使一个川西平原边缘小镇什邡逐步发展成为享誉川内外的“小成都”。

千年流经什邡平原的石亭江(洛水),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区,这个区域由于特殊的“华西雨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四季分明,适宜多种生物生长繁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二十七个热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wh/23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