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真正巨变了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改革

山乡真正巨变了

——都江堰市青城后山,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前言:

中国人过去有“人上七十古来稀”的话语。新中国建立加上改革开放,时下中国人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6岁。都江堰市为成都市的长寿之乡,更达到78岁,也有文字说80岁。

这篇文章完成于年,笔者已经68岁的人。因为社会进步,我留下些文字;仍然还能做点,有益于社会的工作。文章主要说都江堰市青城后山,以及相关的崇州街子和古寺,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如果网站的管理员能够审查过关,将以5个章节的形式发布,供阅读人观赏和指正。

目录:

一、怀旧回归知青地2……………………………11

二、抚今思昔话泰安12……………………………20

三、新旧泰安对照变化21…………………………27

四、相关的历史文化底蕴28………………………37

五、街子古寺贡献和传说38………………………47

***********************************************************************************************************

一、怀旧回归知青地

(内容提要:青城后山的过去现在,都充满诗情画意。知青岁月虽然艰苦,毕竟只是人生一瞥。)

都江堰市青城前、后山风光图片

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初中时的两个同学怀旧。要去现在的青城后山,当年的泰安公社,看望知青时的房东。他们邀约我一道去,乘坐其中之一自己驾驶的私家车。我们乘车经过的线路是,过青城、再过玉堂镇,走新修的山边公路。过中兴、青城的地界,到青城山镇上山。所经过的沿途地方,都有新修开发的建筑等。值得一提是成都市的熊猫基地,对外称熊猫谷!在玉堂的一处山口里面,占地较宽广能买门票参观。

此行所见许多新的景象,也激起笔者许多旧时的回忆,故形成下面的文字。这篇文章回忆50年前开始,到现在所见都江堰市青城后山之变化。首先青城后山过去叫泰安乡,合作化、年公社化,就叫泰安公社。以粮为纲的年代,这里人种植的山地多,能吃上饱饭。真正发生变化是改革开放后,年发展旅游;过去的太平镇改称青城山镇。泰安因紧邻青城山,故改称青城山镇下属的青城后山。

这时候转向搞旅游,面积50平方公里的山区,沿着味江河两岸;星罗棋布着许多宾馆和农家乐。生活用电和液化气,钢管井很普及;电动机抽钢管井水到房顶水塔,房间也都有冷热自来水。全部床位能容纳1~2万人住宿,如果只是吃饭、喝茶,每天能接待3~5万人。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城前后山,都有索道牵引的观光车上下。都江堰市年,接待了万游客;年又接待万旅游人;青城后山这里,是重要的接待点之一。诗云:

(一)

青城农家在山崖,茂林修竹绕楼台。

站在楼台往下望,闲情逸志舒心怀。

吃的家常饭,腊肉豆花鲜蔬菜。

住在标准间,热水冷水由您开。

吃住一天几十块,物美价廉好气派。

沏上一碗青城茶,玉液甘露涤尘埃。

休闲娱乐好生活,请到青城农家来。

(二)

青城农家遍山崖,丛丛森林掩楼台。

到处都是农家乐,外地朋友您快来。

吃在天地间,吞云吐雾现光彩。

住在青城山,仙风灵气由您采。

神仙都会五洞天,最高顶上老君台。

喝了一杯道家酒,袖拂白云看四海。

休闲娱乐好生活,请到青城农家来。

……。

也还有不少外地投资者修建的宾馆、商店、游客中心等;有恢复重建的古泰安寺、太清宫、白云古寺等,及相应的集镇;还有又一村、红岩村等,新建的旅游景点。清代就有的白云古寺,曾有和尚留下一首趣味性的诗。诗云:

忙忙收拾旧袈裟,整顿行装日已斜。

袖拂白云出洞府,肩挑明月过天涯。

可怜枝上新啼鸟,难舍篱边旧种花。

吩咐犬猫随我去,不须流落俗人家。

……。

“5.12”大地震后,灾后恢复重建,大量外地资金注入。经过联建、开发、自建等形式,旅游又升级换代。现在的青城后山,完全就是一处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山乡。

青城后山风光图片

我第一次上泰安是年底,18岁这年送知青同学来山上。这年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我所在塔子坝初级中学,有一百多位同学来这里当知青。另外一些在城边的幸福公社,现在的幸福社区其中有我自己。去幸福公社的人少,我们都自己去。去泰安的人多,有汽车送到太平公社,现在的青城山镇。这时候的泰安没有公路,大家都步行15里山路,从金鞭岩下到公社所在地沙坪。经过之处山地上,都种有行距较宽的小麦。听带路的泰安人说,间隔出来的空隙,来年要种玉米。其中我相熟的两位同学,在公社所在地沙坪;办完相关手续,再去味江大队4生产队。

先说沙坪,这块位于味江边的平地,约几十亩面积。公社院落之外,医院、小学、供销社,医院连在一起。(成为青城后山后公社没有了,医院。)全部房屋都古雅陈旧,清沏的味江河水,从沙坪边上绕过。到于味江的来历?说是古蜀王带兵来这里,抵抗古番人的侵犯。有土人向蜀王敬献醪糟酒,因酒少兵多,蜀王叫人将醪糟酒,倾倒在面前的山溪水中。溪水立即香味四溢,故名味江是也。年景区开发时,曾建设有“蜀醪亭”……。

沙坪这里最热闹是供销社,有农资、副食、百货、五金、餐馆等门市。占去一半的街面,其中只两个铺面的五金店很是拥挤!这时的泰安加上来个知青,差2个才人。人们必须采购生活用品,所以供销社这里繁忙一片。我看到买手电筒、电池的最多。让人充分感觉到,这里是灌县还没有通公路的山区。

唯一的餐馆这时有兰考肉卖,0.40元1份约2两。所谓兰考肉即河南省,这年支援四川的猪肉。河南的兰考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闻名。所以这时候河南的猪肉,都被叫成兰考肉。“天下未乱蜀先乱”!同样为文革期间,四川比河南更乱一些,乃至于猪肉也要外省支援。当年河南的猪肉很肥,几乎没有一点精瘦肉。医院也为必须之处,有人群的地方就得有人看病。改革开放后供销社解体,这些房屋都拆除成空地。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餐馆、旅游接待点。

至于学校这时段,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小学;泰安这时共10个大队,沙坪这里是中心小学;最远的白云大队小学,只有1个老师、18个学生、3个年级。2~3年后公社小学,都升格为初级中学,然后另建公社中心小学。几十年后到笔者电脑打字的时候,原泰安这里现在,当地住户仍然有3~4千人。但只有沙坪一所小学,也只有70多个小学生。因为交通方便,家庭有经济条件,同时山下学校也有食宿。其余的中学、小学生,都到山下青城山学校住读。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沙坪或别的学校;这时段孩子们上、下学,都是家长用汽车接送。

前面说了从太平来,到沙坪要走15里山路。再朝里面走,好像是无尽的大山。后来才搞清楚,沿味江向山里面;再走15里是坪乐大队,即现在的古泰安寺。同样因为同学的关系,当年我曾沿着味江河边的山路,走到了坪乐大队。沙坪以上味江两边的山头,和海拔多米的,青城第一峰呼应亭高度差不多。

都江堰市青城后山风光图片

如果是冬季山头上早早有雪,再冷一点味江河谷也会积雪。沿途间隔一段距离,即有座生产队或大队的磨房。磨房里的石磨,由引来的溪水推动。山里人的主食玉米,得磨成粉才好食用。过味江上一道,钢丝绳架木板的吊桥。古泰安寺,这时为生产队的保管室;一条小街十多户人家,都是生产队的农民。

现在古泰安寺这里,几条小街、上百家商铺,数十家宾馆和农家乐。其中主街上一条从味江引来的山溪水,在街边石板框就的小沟里欢快地流淌。给古朴典雅的小镇,增添许多生气。如果向上翻山到又一村,当年叫白云大队。现在有公路通坪乐,又有旅游索道上又一村,即当年的白云大队。

这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泰安人靠自己的力量。将公路修上金鞭岩旁边,再通到青城山口建福宫处。通过味江的钢筋水泥桥,架设在进沙坪的要道山口。现在桥头新修有牌坊一座,过桥不远有纪念宋代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的纪念馆,有小公路和步行石阶道通达。王、李二人代表农民,在中国历史上最先提出经济要求。具体是王小波起义时讲: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均贫富”成这次起义的口号!宋史载王小波叙述,自己是味江畔土锅村人氏……。

听公社干部讲,修公路最难的是,在味江上架设桥梁!花钱多、技术难度大。公路通车公社机关仍然没有汽车,书记或干部都只有骑自行车或步行。中共灌县县委机关,年前只有部美吉普,即电影《南征北战》里面,国军张军长乘坐的那种。年才有部天津牌吉普,年有辆北京吉普。年以后,开始有轿车类的公务用车。年后公务用车改革,机关用车大量减少。这时笔者已经退休,听说即使是市委组织部,也只保留一部公务用车。

泰安古寺已经恢复,现在的大殿即当年生产队的保管室。听这里人说大殿是原泰安古寺的偏殿,过去的泰安古寺规模很大。明末清初被张献忠的军队给毁了,这偏殿是遗留下来的。献忠这人在四川三年,根本不事生产;也不搞分田分地,只是一味杀人取乐。他派遣军队打泰安古寺,是为了抢劫那里的粮食,供给自己的人吃饭。

史载:泰安古寺老僧纠集上千人的僧兵,依托味江天险设阵七重相抗。张的军队打不进去,重金收买当地采药土人。从现在中兴镇的王婆岩偷营沟,打进泰安古寺放火烧寺庙。味江前线的僧兵崩溃,为首老僧触崖而死,至今留下禅师台的古迹。献忠过后残存的川人,买粮食要找盆地周边少数民族土司。

……。

过去、现在两相对比,年那时的泰安,静谧得像一片翡翠绿叶。都江堰市年旅游开发,年这时的青城后山,完全就是热闹的旅游胜地。公社、乡、镇配汽车,已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了。有公路、桥梁、索道之后,我上又一村去过,还真像世外桃源一样。几乎所有的村民住家户,都是各式各样的农家乐,都能很好地接待过往的游客。

从白云大队再上,和海拔多米赵公山,差不多高的熊耳山。听当地人讲,熊耳山岗上有熊猫活动。年旅游开发的时候,都江堰市领导交给某山民,一架装好彩色胶卷的“傻瓜”相机,责成他把熊猫给拍摄下来。这山民不负使命,真的把一只成年熊猫,给拍摄了好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在都江堰市街头,青城后山要路口都展示了。

不过这位山民自己也付出代价,小脚肚上挨了熊猫一爪子!虽然没有断腿,也出了点血。山民得到市上元的补助,这时相当于普通人,两、三个月的工资。野外的熊猫都很厉害,古代被称之为食铁兽!否则在自然界就不能生存。

都江堰市人另一次,和熊猫零距离接触,是大家都知道的年夏天。有只成年雌性熊猫,闯到都江堰市大街上;游览了一番之后,躲在一棵大梧桐树上。被人们发现后,先用麻醉枪射中,然后用绳索缚住吊下地面。送卧龙熊猫保护区疗养些时候,命名为“盛林一号”,放归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盛林一号”的这趟旅游曾经轰动了世界,乃至于有美国人专程越过大洋,前来一睹它的芳容。

据《都江堰报》载,早在它现身都江堰大街的前几天。就有人在青城山下一带,不止一次见到过它的身影。从当时的情况分析,它为了寻找雄性伴侣,从青城山脚上行。经中兴到玉堂,从黄家河心过沙黑总河闸桥。近些年都江堰市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等等,山上、山边、河边、城边,森林带已经连成一片。这就方便了“盛林一号”,独自游玩山水林城的旅行。

青城后山风光图片

半夜时分这只顽皮熊猫在鲤鱼沱,涉过因春灌期间少水的岷江外江,自离堆公园门口拐弯去公园路。到夜间空旷无人的,都江堰管理局翻墙爬屋。被岷江内江西堰坎上夜啤摊点,喝夜啤酒的人们发现。有人想捉住它?熊猫掀翻靠拢它的人。之后又跳到仰天窝闸下面的水中,顺流在走马桥河中下游了几百米。再爬上河岸边的一棵大梧桐树睡觉,天亮后才被人们发现。

笔者曾经现场观察,“盛林一号”睡觉的那棵梧桐树。就在河岸边约1米的堤岸上,距离街边6层楼房约2米。树高约20米,胸围0.30米,树冠最大直径6米。能承受熊猫60多公斤体重的树枝,最大限度距离地面12米。关于发现熊猫的过程,听这楼房里的人是这样讲的。

早晨7时许3楼住户,一上小学3年级的10岁男孩,很不情愿被父母从床上叫起来。虽然是星期天,早饭后他必须上父母给报的兴趣班,这是雷打不动的戒律。男孩揉着困倦的眼睛,去靠河边窗户的卫生间方便。突然他发现窗外树上,距离还不到2米的熊猫!“妈,妈!窗外树上有只熊猫……!”孩子惊骇呼唤。

“你是不是,还没有睡醒,发梦魇啊?!”孩子的父母是这样认为的。

“不是,真的有只熊猫!”孩子再次强调。

孩子的父亲脚快,几步就进到卫生间的窗户边,他也看到熊猫!后来过称是只体重60多公斤的,成体雌性大熊猫。这才是我的天……!

接下来如众多媒体报道的,都江堰人颇费了一番周折。出动了(消防队),从位于本市的养鹿场调来麻醉枪。由于害怕熊猫被水冲走?甚至请示上级,将走马河流断水一阵子。担心它中麻醉枪后,从树上摔下来受伤?又紧急买来几床席梦思床垫,铺在树下四周。然后才把“盛林一号”用绳索缚住,从树上吊放请下来。送到卧龙研究中心体检后,又静养休息一段时间,再放归到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

期间有媒体报道,被关在圈舍里的“盛林一号”,经常张望窗户外面的山林,那里才是它的家。据专家观察:“5·12”汶川大地震后它仍然在活动。至于发现“盛林一号”的地方,现在是都江堰市水街的末端,西川公司走马河桥头。市园林局搞了片绿化地,新种植有许多树、有熊猫上树的雕塑等等。

……。

笔者有首关于这件事的长诗,现摘要于下也是供阅读人观赏指正。诗云:“盛林一号”自述

我来自青城山间,我来自龙池水边;

我叫盛林一号,要把都江古堰游览。

我独自一个,越岭翻山还走过河岸,

半夜三更逛街,快哉乐哉悠哉。

喝不完的都江水,穿不透的都江林;

走不过的都江路,看不尽的都江灯。

我自有绝招,翻墙爬屋自在行;

飞檐走壁巧平衡,惊煞消夜众人群。

有人想抓我?那怎么能得逞!

别看我样子有点笨,双臂有力逾千斤。

轻轻掀开几个小子,跳到大河中游泳。

熊猫会水?这才叫大跌眼镜。

碧波间黑白分明,有熊猫劈浪前进;

爱好者快来摄影,奥斯卡稳拿一名。

爬上岸边何处藏身?有棵梧桐树高大秀俊。

躲在树丫中间,管他的先打个盹。

睡梦中我又回山林,和郎君正在调情;

忽然间人声沸鼎,看好多人把我围困。

连流水都没有了,河边上床垫铺平;

别耽心我会掉下来,那才是千百年闻所未闻。

是叔叔,把我缚住放到地面上;

又装进一个铁笼,不用慌再打个盹。、

我坐汽车去卧龙,见到了好多同伴们;

可它们都不如我,不会野外生存。

从舍房的窗口,我张望原野山岭;

那才是我的家,高山峻岭林茂竹盛。

终于我又要自由了,洋人、国人都来为我送行;

还赶修了绿色通道,他们想拍照留影。

我才不干呢!还没有耍够,

就被您们抓住,又把我送回山岭。

转身钻进竹林,用尾巴招呼人们;

再见了好心的一群,脖子上的项圈会表明我的踪影。

这趟短暂的旅程,永世难忘铭记在心;

我要告知熊猫家庭,告诉熊猫子孙。

先例既开缘分已定,说不准又有我的伙伴;

光临都江古堰,光临这片山水田林。

……。

下熊耳山再走10多里,就是汶川县的水磨沟。里面有水磨、大白石、三江共三个乡。如果再向上翻牛头山,能到达卧龙熊猫研究中心等。成都到阿坝的公路通车前,这里是进出水磨的官商大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住家都江堰市北街25号的时候。笔者邻居之一张姓老人,刚解放时曾挑白酒从灌县到太平、泰安、水磨沟去做生意贩卖。听这人说某次挑酒上山,还碰巧遇上解放军和水磨沟的叛匪作战。是解放军战士,将他按倒在自己身下,才得以躲过叛匪的枪击。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成阿公路通车,年后都汶高速公路通车。由泰安到水磨的山路荒废了,现在也没有恢复。这种古旧山路的荒废,应该说是社会的进步。当然如果现在打通,让汶川和都江堰市的旅游连成一片?以后的岁月或许能够实现。

年之前,水磨、大白石属于灌县。这年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包括漩口镇都划给阿坝州汶川县,年才完成移交等。阿坝也将设有汶川分县的龙溪,(民国初年因“改土归流”,由灌县划归汶川)再划归当时的灌县。(年紫坪铺水利枢纽建设完毕,漩口镇为淹没区。“5.12”后广东省援建汶川,水磨是灾后重建的先进典型。)成阿公路通车后,水磨这条大山沟进出的道路,主要在漩口镇岷江畔。三江当时归汶川,里面有五个寨子,又叫五寨之地。这里有正河、西河、黑龙河三条溪水汇集,为名符其实的三江口。

进出青城后山景区的大门图片

笔者从其他相关资料了解到,年底到年初,解放军占领灌县城关之后。随即向当时还属于灌县的,水磨、大白石、三江、映秀进军。当时沿岷江两边,没有现在的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只有骡马队走的小道。其中岷江左岸到龙溪后,要翻越娘子岭,才能下山到现在的映秀(这时仍属于灌县)。岷江右岸麻溪到漩口镇的岩后,为天险要道解放前有保安团的碉堡护路。

四川省还有这时的西康省,年临近解放时。地方力量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等,起义站在人民革命一边。灌县和平解放,地方保安团等,也都归属到人民解放军,麻溪、岩后守碉堡的保安团撤走。在国民党特务的策动下,地方的土匪、恶霸、乡保人员。居然联合串通叛乱,占领碉堡及附近险要,抗拒人民解放军。

右岸的解放军不能前进!左岸的解放军,在当时叫龙溪茅亭的地方;架上骡马驼运的山炮,只两炮即轰掉碉堡!叛乱人员人作鸟兽散。经泰安到水磨沟的解放军是支奇兵,他们和从麻溪、岩后退下来的叛乱人员相遇。一番战斗之后很快将对方击溃,水磨、大白石、三江一带,包括河左岸的映秀也都解放了。(文庙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ly/24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