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城市的府南河静静地流淌,有白鹭在浅水中嬉戏觅食,无论是谁,面对自然的精灵,总会不免触及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喧哗躁动便一扫而光,回归沉寂。我想,也正是因为人爱惜自然,尊重自然,才使优雅的白鹭能够在这繁华都市中将家园安心的建在沿河的大树上。从新南门坐车,一路沿河而行。车行过岷江的内江,河堤上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只有水,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冲刷尘埃雕塑自然,从山中据溪成河,一路奔腾东入海。 路上先生和我讲他几天前去九寨沟的经历,难得见他眉飞色舞,一路让我听的也是满心欢喜。在九寨,有个老先生为他指点迷津,更是让他此次对青城山的问道之旅充满期待,一定要找个道长在此参禅悟道一番。
车子驶进青城,空气就变得更加湿润起来。有零星的雨飘落。走上进山的路,目之所及,满眼的绿。想必大自然对青城有着格外的青睐,才将这一大片的绿铺就在巴山蜀水间。 青城的由来,说它状如城郭,故名。我想这大概在上空俯瞰才行。遥望青城,还是那一片遮天盖地的绿。 在山门前,看到了青城山门上的各路神仙,这一定是一个有仙气的地方。进山拾级而上,过了情侣树,石径变得狭窄起来。有弦乐飘飘,道教之音,空灵,浩渺,我驻足而听,音乐是来自山脚下的琴室,山门附近开阔处山路两边的灌木丛中小小的音箱,一入山,就为行人营造了道法自然的氛围。一眨眼,从喧嚣的都市犹入无人之境,只剩下轻松的心情,轻快的步伐,只想一头扎进这青山绿水中。行过建福宫,不再有音乐跟随,然而,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山路也变得更加幽静,高大的楠木、松木、银杏树娇翠欲滴。 一路前行到天然图画,天然图画,果然名不虚传,前有溪水叮咚,中有古木参天,后有林海接碧。古树掩映中,画檐斗廊,孙思邈的药王殿前香火袅袅,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传闻孙药师140几岁时在青城羽化成仙,这当然是道听途说,不过,青城山下出寿星倒是路人皆知。自古养生重在调节,不仅调节饮食,更重要的,在于调节心态,顺应自然。青城山是一个让人忘却世间烦恼的圣地。晨钟暮鼓中,看云卷云舒。清风细雨中,听林海松涛。
大概雨是青城山的小精灵,在山的怀抱里自由飞翔。山间小路上忽然变得湿漉漉了,抬眼处,林木间有着雨水的踪迹。上山的路上,随处可见就地取材,用竹子和藤条搭建而成的雨亭。取材自然,不假雕饰,融于山林岩泉中,真正实践着道教朴素的自然观。 在青城,不禁感悟每一寸土,青睐每一棵树,无论是丛生的秀竹,高大秀颀的楠木,还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在山和水的青城,一切都恰到好处。
上到七真观,品尝到正宗的酸梅汁,不必望梅止渴,而是梅子生津了。从七真观回望来时的路,一切又掩映在郁郁葱茏中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沉湎于中,遇到一支来自美国一支来自俄罗斯的采访队伍,道长侃侃而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后指出“外国人不懂”,我想,西方人固然不懂我们土生土长的道教,但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和谐的角落里,它的子民一定是和自然浑然天成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ly/15.html
上一篇文章: 速降溯溪钻山洞 周末青城山来此刺激之旅
下一篇文章: 我校根据新区组织人事处和教育学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