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机关的爱情25基层底层

白癜风怎治疗 http://m.39.net/pf/a_4359077.html

县委机关的爱情25、基层底层

(内容提要:县委点上的同志都落实到生产队,小邹被派到8大队的5队。在这里他的见识增加,知晓许多过去不明白的东西。)

罗副政委将县委点上的同志们,集中起来讲话后的第二天。所有点上工作的人,像上班或出工一样;早饭后都出大门,去各自的生产队。中午才能回来,午饭后又得出去。晚饭后还得去点上办公室——即彭家碾粮油加工厂,安装有手摇电话那间屋子坐一会儿。

8大队共6个生产队,从聚源场口上来沿着一条机耕道。先是1队,然后依次2、3、4队。从4队转向右间隔约1公里,到成灌公路为5队,再往下到彭家碾为6队。5队最远,和幸福公社的16大队接壤。6队反而在5队的下面,属于居中的位置。再往下左边就是聚源场镇,右边为聚源6大队,还在聚源的粮食仓库等等。

枯水期的都江堰飞沙堰闸

小邹被安排到5生产队,这是近亩田、近个社员包括知青的生产队。队长姓党40多岁,为人应该说很是能干。他任队长期间,生产队修了水轮机房、水碾房,粮食分配水平也达到斤。其中看守水轮机房的,是一位姓徐的聚源场镇街上知青。水轮机和水碾,每年都要承担部分,粮油加工厂的任务。但是即使如此,生产队的工分值仍然不高,每个劳动日即10分工只0.50元。

原因是全生产队近人、多个劳动力,一年四季都在近亩土地上折腾。当队长的要把这地上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等活计忙完,也须要很费一番功夫。田间产量稻麦两熟,水稻亩产多斤;小麦亩产多斤,合计近千斤。但是除去30%的饲料、蔬菜、油菜、秧苗田地,折算下下来也就来斤。每亩田上交公粮征购约斤,集体再提留一些,人均分粮只斤。田间出产就这么一些,再加上水轮机、水碾的粮油加工。一年天下来,劳动日期值也只有0.50元。

阅读人须知,这时候的粮食分配为原粮,即谷子和麦子。要转化为大米、面粉,还得有些折扣。谷子转大米为70%,小麦转面粉为80%,另外玉米1斤顶大米1斤。

这个生产队原有社员自发,用人力汽轮架子车自郫县一带,向灌县的都江造纸厂运送麦草。这厂用麦草造纸,需用量很大;当年汽车运力不足,人力运输大有用场。崇义公社下场口,有两座很大的麦草堆放地,那里即是都江纸厂的原料中转站。

听社员们说干一天麦草运输,能挣10元钱左右。在生产队干一天,即使挣15工分;仅仅有0.75元,也不到人民币1元钱。但是自县委蹲点之后,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支配下,要“农业学大寨”!工作组强令社员们停止运输麦草。有人力汽轮架子车的农家,都只好把车架子车给处理掉。

地域上这里和幸福公社交界,成灌公路以及从走马河起水的,右支渠贯穿全生产队。朝灌县方向公路右边的农民院落,有两处很奇特的碉堡。一座稍大、一座稍小,高度都是3~4层楼房的样子。稍大的碉堡附带几间瓦房,院门典雅还有院墙围绕。在5生产队保管室和晒坝附近,距离公路约多米。院落的主人是位20岁,名字叫祥祺的姑娘。听当地人说她父母亲,都在山里面工作,还有个弟弟在山里面上中学。这院落是祖上留下的,当年修建的时候,砖都是自己烧制的。至于灌县人说的山里面,统指阿坝州地区。

灌县人有用田间土壤,自己搭建土窑,烧制砖块的传统。砖刚烧好时为红砖,浇清水后即为青砖,所花费的只是些人工和煤炭钱。年小邹到县委点上,工作中也亲眼所见。8大队的2生产队,仍然自己烧制砖块,修建生产队的保管室。不过这时候人们浇制的都是红砖,没有再浇清水让其变成青砖。

到年这时候,祥祺家只有爷爷、奶奶留守。为了不让家院流失外人,祥祺初中毕业知青下乡,从阿坝州山里面转来生产队。但是知青最终要参加工作,父母已经在活动;待祥祺知青满两年,就招工调动到阿坝州。那时候如果知青仍然要下乡,就把弟弟再派下来。

……。

生产队肯定有许多会议,如果公房保管室装上麦子、谷子,全队的会议就到祥祺家的碉堡底层开。底层使用面积有近百平方米,生产队用些木料搭成能坐人的条凳。自到县委点上后,只要5生产队在会议;工作队员小邹,必定要来到碉堡里参加会议。

他看到碉堡四方形,底层稍宽向上略有收缩,共4层高约10米。底层全是岷江河里的,那种毛石砌墙,起码有1米厚。二层以上为青砖双砌,普通步兵武器,根本攻打不进来。碉堡的木板门非常结实,碉堡里上面3层的木梁仍然存在,只是木板都没有了。顶层小青瓦铺盖很是严实,从第二层起到第四层,四面都有射击用的枪眼。听党队长说这碉堡、还有上面院落里那座稍小的碉堡,都是当地人年为防备红军,当时叫打“煤老二”修建的。

年9~12月,红四方面军南下作战;东面占领汶川到映秀一带岷江西岸,和灌县只间隔岷江和娘子岭。灌县这边娘子岭下,小小的龙溪场镇街上,国民党军的军部、师部都有!灌县大兴场(现翠月湖)人杨明光,老红军解放后曾任饲养场长。杨于年6月在茂县参加红军,这时候他所在的部队,就在映秀那边娘子岭下、岷江河对岸。

小邹曾听杨说过,没有飞机大炮,根本就打不过来。灌县一带的人都心慌意乱,有条件的修了碉堡以求自保。这年红四方面军向南,打到成雅公路上的百丈关!平原之上几场大战后,实在打不过国民党的川军和中央军,年2月又退回小金到茂县一带。不久再退到甘孜,汇合红二方面军后,又北上过草地。10月到陕甘宁,和红一方面军,三军大会师。

夕阳西下光芒万丈,千古都江碧水东流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红军,现在是带领人民前进的,中共各级党组织,和保家卫国的人民解放军。5生产队开会这里,这时的碉堡女主人祥祺,还不到20岁。她样子很文静,身材长相都好,特别是齐耳的短发很精神。开会的时候她只开门、关门,从不多言多语。工作队员小邹曾找空子问过姑娘,如果她回山里面工作,这碉堡、房屋、院落怎么办?祥祺笑着说,到时候再看嘛……。

祥祺父亲是该生产队人,解放初小伙子修公路进山。后来在山里面找工作、找对象安家,有了她和弟弟。只剩下爷爷、奶奶守着碉堡房和院落,在聚源当地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做社员。小邹见到这位姑娘后,又过2~3年祥祺真的去阿坝州工作。她弟弟并没有再来当知青,又过些时候连爷爷、奶奶也到山里面。这碉堡和院落都给了另一个,同族同宗同生产队的人,笔者将在下面的章节交待。小邹曾在灌县的蒲柏桥看到祥祺,乘坐在一辆大汽车的车厢里;汽车和人都一闪而过,祥祺肯定没有见到他。

从年10月到年4月,(中间有间隔)小邹在这碉堡房里,参加5生产队的会议共10次以上。据他自己回忆只一次,作用较大值得一提。时间应该是春节之前,开会的时候党队长向小邹反映。生产队的50亩饲料地,即种植苕子、江西苕(紫云因下同)的地块,靠近幸福公社16大队的地段。那边人夜晚的时候越界过来偷割!都是些大妈、大嫂、大姐、小妹。

因为间隔公社、大队、生产队,党队长管不到他(她)们!请邹同志想点办法,咋个不让他们来偷?队长的意思是工作队出面,和幸福公社交涉……,再与对方大队、生产队干部联系。这时有社员说干脆!在田头就分给大家,只要分给人家户就没有人偷了。为什么呢?农村习俗一般都是,偷集体不偷私人。分给社员后各家管各家的,不再需要生产队和工作队操心。

当年农村种苕子、江西苕的田块,一般都要用来或是育秧苗、或是种早稻。这样能够一是赶上农时,为生产队的田块培育秧苗;二是早稻产量高,早稻米品质好;四是苕子、江西苕,能解决农户部分猪饲料。五是中国自汉代起,就在田间使用轮换作业方法。水田旱地都要粮食作物、绿肥作物轮换着种植;以休养地力保持土壤的肥力,苕子、江西苕得轮流种植到每一田块。

时间到了改革开放后,在强大的工业肥料作用下,轮换作业的耕作方法停止了。现在都江堰市基本没有,再种绿肥的田间地块。取而代之是的,人们在一些低产田、河滩地种树,然后搞旅游接待……。

旅游休闲品味饮料

因为年小邹在6大队的时候,猪饲料怎样分配曾和人吵过架。小邹想这田间作物,反正都要分给社员!以后割来分、和田间现在分?应该是一样的。割来分还要过称计量、挑来担去花费许多人工!将田块里青饲料直接分给社员,又有哪些不好呢?

如果去和幸福公社交涉,从公社、大队、再到生产队,得绕多大一个圈?能不能真正制止,偷割猪饲料的农村大妈、大嫂、大姐、小妹,那还是未知数。小邹也知晓农村特点,人们都只拿公家的;如果说分给私人,一般就不会有人再偷。小邹向党队长建议,同意把饲料地直接分给社员?让他们自己管理,生产队、工作队都不再操心。小邹自己真实思想,一是来自社员们的建议,二是自温江地委张广钦书记在灌县的讲话。

年春天的时候,张广钦书记在中共灌县县委礼堂讲话。县委机关、全县公社、各局以上的干部,共约人都听了。张书记其中说道,“灌县的田坎主要是种黄豆,过去黄豆吃不完,每年还要调几百万斤出去。现在灌县的黄豆不够吃,每年还要从东北,给你们调几十万斤来供应市场。那个运输——难啊!你们要去跑过才晓得。究其原因过去田坎是一家一户种,现在田坎是生产队集体种。过去黄豆吃不完,说明一家一户种的好;现在没有黄豆吃,说明生产队集体种不好;既然集体种不好,为什么不拿给农民个人种呢?

“田坎从集体到个人这不是倒退,没有黄豆吃才是倒退。总不能说有黄豆吃就是资本主义?田坎面积不大,只占全部水田面积的百分之几。还有百分之九十几的面积由生产队集体掌握,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总之我认为田坎集体种的好就集体种,私人种的好就私人种。现在的问题是集体种不好,应该下放给私人种。”

既然田坎都可以分给社员,那么田间地头生长的猪饲料,更应该分给社员。果然把饲料地分下去后,幸福公社的人再也不越界偷割。不过这件事影响到,罗副政委等领导对他的看法,因为这时为年。

县委打字员知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年灌县计委统计科报表,黄豆每亩水田坎产8斤;全县30万亩水田,合计总产量万斤。年竟管有批林批孔运动,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各级都受到干扰。这年黄豆每亩水田坎产量仍然是20斤!全县30万亩水田,总产黄豆万斤。比年多万斤,真如张广钦书记讲的,灌县一下子又可以调几百万斤黄豆,就近支援成都市场。

早在年底、年初,在刘少奇同志“三自一包”的指导下,在四川省、温江地区领导的默许下。为了渡过极端的困难,中共灌县县委领导即暗中,叫各公社给农民分自留地。人均山地区1亩以上,平坝区3~5分。这样年的极端困难现象,没有漫延到年。关于这件事年后网络上有回忆文章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廖志高,晚年对身边人说过。困难时期四川自留地发放迟了,如果再早一点效果会更好。

四川公共食堂解散也迟了,全国解散公共食堂是年,四川延迟到年才解散。这时的成都市委书记米建书,在网络上也有文章。其中说道成都地区解散公共食堂迟了,犯了全局性的错误。这时中共党内还有康生、陈伯达,以及后来的“四人帮”等坏人,“极左”思想仍然存在。

当党和人民在探索中前进的时候,年粉碎“四人帮”,年“抓纲治国”,年中共十一届三全会。在毛泽东主席领导,年建国,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自年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中共走上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

……。

小邹母亲是灌天马公社人,乡下还有外婆、舅舅、娘娘等亲戚。这几年少年小邹亲眼所见,因年缺少蔬菜;城关居委会出面,最困难时人均每天供应2两青菜。而年中期后,亲戚们家家户户,莲花白、羊角菜、窝笋、青菜,甚至红苕、洋芋等,都堆积如山。农民家庭饲养的鸡鸭鹅兔等,也一下子就多得很……。

都江堰秋色,碧绿中带彩

年初国家短暂开放农贸市场,小邹家乡下亲戚卖菜得了不少钱。其中之一的大舅,居然卖得千元以上。这在当时人均工资30~40元时,0多元为天文数!据相关历史记载,在康生等人的策动下;年“小四清”,重点是反对分田单干。这年出台的“农村工作60条”,规定自留地只能1分。

丰水期的都江堰水面图片

年温江地委张书记叫把田坎分给农民。年四川省上下文,给每个农民补足1分自留地。年四川省又下文,再给农民分0.5分饲料地。灌县年即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比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迟一年,但比全国的早两年。

另一方面小岗村只是一个生产队,社员们盖了18个血手印。而灌县是全县农村30个公社镇、多个大队、0多个生产队、30多万农民都搞责任制。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在中共县委的领导下;灌县的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都有领先的地方。

后面的章节中,即使如此灌县~年,仍然错过打造铁螺丝帽和螺丝杆,先富起来的机会。如果以此为契机,能够向前大大迈进一步的生产队、大队、公社、甚至全县,都无可奈何地停滞不前。几十年过去现时的人们都知道,有天下第一村称谓的江苏省华西村,第一桶金就是打这种螺帽和螺丝杆挣到的!

8年“5.12”特大地震,都江堰市为重灾区。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亲切关怀,由人民解放军、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省市区、和人民群众及时援救。经市委政府坚强领导,全市党员、团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和他救。得上海及国内外鼎力支持,抗震救灾伟大胜利;灾后重建凤凰涅槃,两千多年古堰一步跨越20年。

据《都江堰快报》年10月31日载:自年12月中共都江堰市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市委政府科学地确立“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发展主题,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以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落地建设为引导,20亿元的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工建房设,亿元的东能华彩世界,和亿元的泰合青城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签约,百亿级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启动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等。这时段都江堰市已经得到,和即将得到的投资金,人民币0亿元以上。都江堰市的旅游逐步,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从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同样年,都江堰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先后与欧美、东南亚共18个国家、地区的,30多个城市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签约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个,协议投资总额达元,在谈和储备项目总投资超过亿元。“千亿投资,百亿收入”的产业群正在加快形成。来都江堰市旅游的人数年2万,年2多万;年(新冠疫情之前)2万人,由此带动各方面快速发展。

岷江中的都江堰分水堤,形同鱼嘴。

年11月,中共都江堰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都江堰市要实现由旅游目的地,向旅游休闲度假地;川西旅游集散地,向,向四川旅游中心“两大跨越”。到年地区交总产值,力争突破亿元。旅游综合收入比年翻两番,旅游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例室达到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力争进入“全国县城经济,发展百强县”的行列。

……我们有理由坚信:用10到15年时间,建成国际旅游名城。总之都江堰市委、政府、干部、群众,再也不会错过历史给予的发展机会。

……。(山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ly/22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