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法自然。真正的“道”,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冰是得道者。能够读懂都江堰,也就能够读懂老子的经书。在穿越了两千多年时光依然生机勃勃的都江堰,它以其独特的光芒,成了人们心中最庄严的道场。所以,世人愿意对它,一拜再拜。
孔子曰:“智者乐水”——水中有哲理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
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
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中有道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水,是位辨证哲人。
“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禅语曰:“善心如水”——水中有禅味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
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
“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编者按:9月19日至21日,第四节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将在都江堰市举行。正在努力打造成都旅游休闲度假卫星城的都江堰市,已经做好准备,向世界推广道文化发展历史,展现成都作为中国道教发祥地的独特魅力,天人和谐地展示文化成都和文化都江堰的建设成果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美景。
赖咏,三味居士:中国文化研究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香港名师文化出版公司董事总编辑,后任北京藏典阁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中华私家藏书》、《中华藏书集成》等大型系列丛书总策划和执行主编。
要出书,找三味居士
三味居士工作室,不仅仅是做书
投稿邮箱:
qq.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