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先生主题讲座“从锄禾日当午讲起一一关于乡村的散文化思考”在都江堰市知联会办公室举行。知联会会员、人才办拔尖人才、作家协会会员共计30余人听取了讲座。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社、四川省图书馆主办,由都江堰市人才办、都江堰市知联会、都江堰市作家协会承办。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知联会理事、都江堰市第八批拔尖人才、市知联会会长王国平主持讲座。
讲座中,刘先生以诗一样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他诗意地描摹了一个村庄里的草木、动物、风、夜晚、月光和梦。他说自己不忙于春种秋收,只把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当作大事,恣意地感受着世间万物的尊严,躺在广阔的田野上细听虫鸣,在荒野中对一朵花微笑,感受拉车干活的驴如何悟透人世沧桑,匆忙抢收的老鼠如何为丰收感到喜悦和欢庆。在谈到乡村建设的时候,刘先生建议要注重原生态、原乡愁、原住民的保护,要注重党外知识分子的深度介入,要重视有家国意识、田园梦想、人文情怀的人才培养与引进。
刘亮程先生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作,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另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小说《虚土》《凿空》《捎话》。作品曾获冯牧文学奖、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第七届花城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等奖励,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都江堰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