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从天府之源到ldquo三遗r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6958.html

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这不,都江堰再次登上各大媒体头版头条

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什么来头?

它被称为灌溉工程界的诺贝尔奖

不仅如此,都江堰此前已有两块“世遗”的牌子

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双遗”正式跻身全球为数不多的“三遗”之城!

荣获过的品牌殊荣

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相关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这座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8万人的川西小城,竟然拥有世界三大遗产!这里还有哪些值得探索的神秘魅力,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都江堰篇》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揭秘!

1

考古记

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诞生▲▲▲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公元前16年,秦灭蜀国,但蜀地一直水患不断。加之,从军事位置上看,蜀地乃秦攻打楚国的有力“跳板”,因此,亟需治水。随后,李冰出任蜀郡郡守。

公元前年,李冰率众历经数年攻坚,终于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无坝引水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把成都平原变成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数一数二的大粮仓。

2

地名记

古老水利工程成为现代城市的名字▲▲▲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

《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站在玉垒阁上,举目远眺,远处青山缥缈,汩汩清流奔腾而下。眼前这座水利工程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启迪。乘势利导,因地制宜。蜀中人民的豁达开朗,或许正与都江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山川记

满城水色半城山造就出“金山银山”▲▲▲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山与水的交融碰撞,滋养出“道文化”的兴盛。在诸峰环峙,状若城郭的青城山,一切都是顺应自然,回归自然,这与千年古堰永葆生机的内在涵义,惊人的一致。

除了一种文化的发源和兴起外,与岷水相伴而生的山川,还承载着多民族的交流与繁荣。比如,玉垒山上的那条松茂古道。这条起于都江堰西街,终于松潘的古道,曾是联系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通要道。时至今日,这里依旧繁华如初。

4

物种记

都江堰是人类与万千生命共有的家园▲▲▲

从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大熊猫在都江堰玉堂镇被救护,到年大熊猫“盛林一号”闯入都江堰闹市区,再到中国大熊猫保护中心都江堰基地和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野放中心落户都江堰,都江堰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重要组成单元,已然成为大熊猫生活的乐园。

当然,不只是“活化石”大熊猫安居都江堰,在都江堰西北面的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金丝猴、羚牛、珙桐等数千种的珍稀动植物。

都江堰拥有高等植物种,展现了温性植物区系为主的基本特征,国家与四川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繁多。境内脊椎动物种类44种,其中国脊椎动物特有种及其各类群的相对比率均超过了我国相应特有动物种类的综合水平,而且珍稀濒危动物种类极其丰富。

年夏天,华西昆虫博物馆的专家们甚至在青城山味江河畔发现了罕见的越中巨齿蛉,这一发现,更加有力印证了都江堰良好的水体资源。都江堰,因生态环境,成为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一方宝地。

5

大事记

古老水利工程的与时俱进▲▲▲

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非一劳永逸,一直以来,无论哪朝哪代,凡到四川主事者,都知道在每年冬春枯水季节修整堰体,淘理河道,待春种前完成岁修工程,清明放水,以确保川西坝子的稻秧能顺利载种,才能安定民心。

与此同时,都江堰既需要世世代代维护,也需要不断发展利用。岁月演进,古老的都江堰也在与时俱进。龙泉山隧洞引流、互联网调度水利……前人的智慧结晶,通过现代技术的不断完善,化作股股清流,流向川西坝子最深处。

6

当代记

城市文明散发出新的活力▲▲▲

岷江,不仅是蜀中人民的生活命脉,更是长江上游文明得以起源与发展关键所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牵引下,“天府之国”独有的文化魅力日渐形成。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革故鼎新的文化活力,滋养着富饶的成都平原,慢慢浸润出这里独特的城市肌理。

精华灌区修复,川西林盘提升,天府绿道打造……这一系列围绕城市文明重塑与延伸的民生工程,无一不是人们对前人智慧的传承和丰富。相信“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文化新风貌将会愈发动人。

7

相关景点

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

伏龙观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卧铁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

THEEND

古人云:食重则农重,农重则水利重,水利重则堰重。水环绕的都江堰,即是仁者,也是智者。通过《中国影像方志》,人们再次感受到都江堰“山秀西川,水润天府”的神奇和伟大,这也足以让生在都江堰,长在都江堰的我们,骄傲!自豪!

今晚话题

说说你眼中的都江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mj/15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