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即要着眼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体系、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制度体系。立足田园生态发展区都市现代农业这一产业定位,以三产融合互动发展为主导,胥家镇也将依托辖区龙头企业近40项绿色有机认证,打造“天府源”都江堰造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着力农业提质增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旅转型升级。
优质企业引领农旅转型升级
位于胥家镇圣寿社区10组的圣寿源农业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核心区内,工人们正将田地里采摘的茄子、苦瓜初筛装箱。几个小时后,这些绿色有机蔬菜就会运到成都周边的学校食堂和大型超市。
公司负责人蒯世军告诉记者,基地目前种植有各类绿色有机蔬菜余亩,年产量能达3.6万吨,产值超0万元。让他感到自豪的是,16种产品均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可谓真正的“绿色有机”。而作为当地的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大户,公司已牵头35家合作社组建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和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蔬菜配送中心,此外,核心基地内还修建了标准化智能温室大棚,年育苗能力超过万苗,成为川内最大体量的育苗基地。最近这两年,在夯实生态农业种植基础的同时,公司也开始在农旅融合上找路子。除了种植、育苗,基地又新添了观光采摘的功能。
如何做好产业融合乘法,促进产业有机互动?有着如此想法的还有在金胜社区种植猕猴桃的邓仕全。走进邓仕全所经营的凯维庄园,满山头都是密植的猕猴桃,此外,园区杂草也特别多。邓仕全却说,这正是他种出绿色有机猕猴桃的诀窍所在。
果树种得密是为了合理利用空间,让整个架面土壤的承载面,果实的承载面更大产量自然也更高一点。草长得比较密是因为目前土壤氮含量比较高并且固化在土壤里的,所以让草来消减或消耗掉土壤里这部分多余的氮让果实更好吃,品质更高。另外在高温季节杂草有保水保湿的功能,只有好的土壤才能长出好的猕猴桃。
占地亩的凯维庄园年正式落户胥家镇,庄园包含了亩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基地、亩四季花海和40亩楠谷景观建设。在邓仕全看来,头三年要做的是种好猕猴桃,而接下来则要重点打造以猕猴桃为主题的风情度假区,他的目标是在靠山望城的这片区域为大家筑起田园梦。让更多人在这里住下来,去了解猕猴桃、学习猕猴桃栽种,让他们成为果品的忠实消费者和旅游度假的忠实客户。
“三产融合”紧抓绿色发展机遇
近年来,胥家镇坚持以“三产融合”为导向,让三次产业由简单的拼凑实现有机的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手段在农业工业化、信息化、人性化、艺术化等方向有新拓展。依托“圣寿源”现代农业基地“七统一”管理标准,16个国家绿色认证蔬菜品种,拾光乐园3个中国有机认证产品,亩红阳猕猴桃生产基地17个绿色认证标志和3个国家认证生产基地以及凯维庄园猕猴桃欧盟农产品出口认证,稻田鱼米项目生态鱼米共生产品,胥家镇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已形成规模化。
今年7月出台的《成都市都江堰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规划(-年)》明确,将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进一步优化、补足、完善,形成完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此举无疑为胥家镇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接下来,胥家镇还将利用田园综合体打造这一契机,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猕猴桃、蔬菜、水稻、油菜和规模化玫瑰种植,培育2-3个区域农业知名品牌。通过做强猕猴桃商品化处理、气调保鲜、加工产业,推动猕猴桃由初级农产品向出口产品、旅游商品、日化用品等高附加值商品转化。同时利用“拾光山丘”“小南海”等“农业+”特色项目,让第三产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真正建成绿色有机小镇。
为了做好"大旅游"文章,他来为都江堰市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都江堰市汇编印发“环保小册”坚决保护绿水青山
护航绿色发展都江堰市率先应用3S技术管护森林资源
市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市部队官兵共叙军民鱼水情
值班编委:张艺舸
责任编辑:王绯
编辑:张艺舸、杨佳朋
记者:刘晓、赵兴亮
?每日都江堰?DNC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新闻资讯
赞赏
长按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mj/1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