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真正巨变了二抚今思昔话泰安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11049.html

山乡真正巨变了:二、抚今思昔话泰安

(内容提要:因为同学在泰安当知青,我也去过泰安几次。参加工作后也到过泰安,对当地多少有些了解。)

现在说年底,送同学来泰安当知青那次,前面说了他们两个下放在味江4队。在公社办理相关手续后,由生产队的人引领着,沿味江右岸下行约1公里,再经一条山路上行约2公里即到了。

这里应该是小山头下的一块平地,前面说了因为是冬天,地里间隔生长着此小麦苗。甚至有几片10多块,好几亩面积的冬水田,能够产出些稻谷。然后是散布在院落间的社员住房,少数是解放前留下的瓦屋,多数为稻草、或山上茅草盖顶的木架草房。

春到都江堰市图片

这两个同学安置在,生产队某邓姓人家中;一处小型院落,有陈旧的瓦房10来间。厨房里安装有竹子剖开,涧来的山泉水。这泰安山上,好像姓邓的人家较多。用竹子或棕树杆掏空,涧山泉水的人家也多。这家邓姓夫妻俩有孩子4个,全部男孩、大的“建英狗”这时15岁,已经是生产队的劳动力。

我这年18岁,个子还不是好高,和邓家15岁的孩子差不多。邓家小的儿子只2~3岁,还在牙牙学语;中间的儿子有10来岁的,正在大队的小学上学。这小学在距离4队不远的山路边,有两间教室、一个老师。也没有围墙,教室的外壁上,还写有解放初“清剿土匪,反对恶霸”的标语。这邓家人另有一只叫“星星”的看家狗,样子有些高大威武。邓家4个孩子的小名,也都有叫“XX狗”。其中我印象深的是老大“建英狗”、老二“民族狗”。

我的这两位同学,都在这里当知青两年多一点。年的时候,一个招工在位于灌县青城桥头的省轻工机械厂,一个招工在玉带桥下面的省林业机械厂。改革开放前都是工厂骨干,之后这两个也干得不错,现在都驾驶着私家车。他们招工前,这味江4队我又来过一、两次。我自己年元月,20岁到当时的县革委做交通员1年;后来又当打字员10来年,之后再改行做机关上的其他。当交通员的时候,又去泰安送信有几十次。别的记忆暂且不提,这里只是将有关邓家两个孩子,略表述在下面的文字中。

其中仍然当知青,来味江4队的那次也是冬天。两位同学的安置房隔壁房间,堆放在许多玉米脱落的壳,这是山里人家的烧柴。山里人家夜晚照明都是煤油灯,但公社所在地的沙坪是电灯,由当地大队的小水电站供电。改革开放后年,四川省灌县最先搞电气化县,这里全山都由城区的供电局,即国家电网供电了!

现在的青城后山风光图片

也不知怎么回事?年这次,邓家老大“建英狗”,说我摔跤干不过他。笔者打量小我3岁的这个伙子,身子单薄个子比我稍矮。于是答应和他较量一番,不料交手时还真摔不倒他。山里人从小干活,在山路上奔走,劳动强度大。他们的筋骨也强壮得多,所以小个子也有大能耐。

不料邓家的“星星”狗,不知从那里冒出突然冲上来!这身上

长毛的家伙,一边的狂吠,一边在我左腿上连咬两口。“建英狗”急忙松开我,用手带脚狠揍“星星”!口里还连喊“打!打!打……!”“星星”狗松开我,一脸茫然不知怎么回事。它的动物心理,应该是本来帮主人打架,但主人反过来打它?在“建英狗”的训斥声中,“星星”狗一脸茫然离开屋子了。

“建英狗”的父亲知道了,他用手抓来水缸边的泥巴,说是狗咬了能消毒?因为是冬天,我穿着两层裤子;一层是劳动布的,一层是绒裤的。脱开看大腿皮肤上有狗牙咬印,但还没有出血,也就没有敷那泥巴。还好后来也没有什么,意外的病痛发生。

一年后味江4队,为我的这两位同学新修了知青住房,两后他们都调动返城安排工作。当年知青的住房、家具、农具等,都是生产队公有。为的是方便一批又一批知青,再继续居住、生产、生活。在灌县(都江堰市下同)知青运动,一直到年才结束,先后10多年共有超过1万的知青和城镇居民上山下乡。这年所有知青;城镇居民都返城;只有4个女知青,因和农民结婚例外。县知青办代表国家,给这4个留在农村的女知青,每人补贴元。

味江4队这里,生活了几批知青?我没有去统计。只知道一个女知青,是中共灌县县委副书记的女儿。她也在味江4队下放了3年,听她说原来想得到推荐上大学?居然没有办到,返城后先安排在灌县粮食局,后又调动到党校等单位,现在也是退休了。

这时段县委谢书记的大儿子在安龙公社当知青,想推荐上大学也没有成。恢复高考后靠自己努力考取四川大学,后来又读研究生,现在美国工作。知青年代上学、招工、参军都得推荐。事关当事人、家庭的切身利益,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因此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

两、三年后年,我在县委机关当交通员,由县委到各公社送信。平坝区都是骑自行车。来泰安送信因还没有通公路,又只能步行走路,其中又见到一次“建英狗”。他和生产队的社员一道,身背装玉米的背篼,去太平的国家仓库交公粮征购。

青城后山下雪了图片

当年灌县平坝地区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也交公粮征购。社员们送粮食到国家仓库,最起码也是鸡公车。即使用挑子担,也比山里人轻松一些。这泰安山上交公粮征购,因不通公路只能用背篼背。几十个男女社员,身上背篼装着玉米;飞快地在山路上奔走,那情形也有些动人。

晴天在满是黄泥土的山路上,“咚、咚!”的脚步,甚至扬起了尘土!“建英狗”背着沉重的背篼,和我只是招呼一声,就和同路人一道,也是飞快走开了。听到他那“咚、咚!”的脚步声,当时的感觉好像山里人的筋骨,都是铁打的一样?!

邓家的老二“民族狗”年纪还小,这时约10来岁,不怎么引人注意。我当交通员的时候,去泰安送信,一般的路线是:骑自行车到太平,将车寄放在公社。然后步行经五里沟,上楠木树坡;走金鞭岩旁,下梅子坡;从马跃沟过味江,再向前2~3里到公社。单边步行15里,来去30里,要走3个小时。

当年县委机关,走这条线的交通员。先要经中兴、过太平、泰安,到大观、两河。回程的时候还要去玉堂公社、以及玉堂山边的县“五.七”干校等。骑车和步行共里,整整一天安排得很满。这时候灌县30个乡镇,由交通员们分为5条线路,大家都骑自行车轮流着跑。

听机关上的老同志说,做过温江地区共青团副书记、书记,彭县(后为彭州市)书记,成都市副市长、省农牧厅长、副省长、省长的一位姓张的老同志。刚解放的时候,曾在太平农具社当过会计。因此路过太平的时候,我曾经去看过这家农具社。

当时就在供销社的后面,太平人叫后街的地方。几间砖瓦房前面空地上,有一较大的草房棚子,只是作坊而已。里面有打铁匠用的红炉,还有木匠用的马凳,篾匠用的木架等。有员工、领导、会计、保管仅10来个人。这里竟然走出四川的一任省长!县委组织部的老领导还说,推荐这人出来当干部,第一步是他字写得很好。

太平这地方笔者年就来过,印象特别深的是场镇还没有供电,晚上街上照2~3根灯芯的煤油灯。年太平场镇国家电网供电,也是由于距离场镇仅几里的5里沟里面,进驻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后方基地的原因。据笔者所知灌县河东的聚源公社,年才由国家电网供电。

太平5里沟那家驻军单位,听说级别为兵团级。两个工兵团这里干了10年。山中的坑道也打了几公里,地面占地亩,兴建有楼房48座,另有打靶场一座。只是改革开放后部队整编,总后勤部后方基地下马,现在只是作为军产保留在那里。许多楼房和场地,出租给人搞餐饮娱乐等。

因为味江4队的原因,有时恋旧我曾改道经过那里几次。这样得走笔架山,下山经铁杆桥过味江;再上山到味江4队,下山到公社所在的沙坪。如此走来要多2~3里山路,多费那么10~20分钟。从笔架山往下望平坝景象,可以说美丽十分!特别是麦收、或水稻成熟的时候,能见到一望无际的金黄。

这样走了多次,居然见到过几次“民族狗”。他喜欢在4队冬水田边游走,捉拿里面的青蛙、黄蟮、小鱼什么的。即使冬天冷得唏唏作声,他有时也在院落外边走动,拔萝卜当水果吃。

每次见到“民族狗”,他也和我招呼一声、两声,当然他肯定不知晓我干什么。我见他冬天时衣着也单薄,换洗也不那么到位。改革开放前生产队时候,农村人温饱而已!平坝区人均分粮折合原粮,就那么~斤。山地区地种得多,粮食够吃而已,但劳动强度很大!穿衣要布票,全年每人5米,棉花全家每年1斤。

笔者灌县当地人,在平坝农村的亲戚较多,其中之一家较为困难。自~年,我都在泰安为农村亲戚,在这山上找人借玉米。每次到斤,以自行车能够驼运为基数。秋收的时候由亲戚家,用大米1斤换1斤偿还。听我平坝农村的亲戚说,玉米喂猪出肉一些,即是斤调斤用大米偿还,也还是划得着。

当年重要的是经济方面不能发展!公社、大队、生产队以粮为纲。平坝区一个生产队~亩田地,全生产队~人。大家终年都挤在地里,种粮食又能刨出多少钱来?但是如果不这样,任何一个生产队,都有~亩田地的庄稼。当生产队长的,要想把粮食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还真正不容易呢……。生产队时工分——劳动日值,一般只0.10元~0.50元之间。

神奇的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灌县平坝农村人均也就是那么1亩田,山地区大致2~3亩山地。这时候笔者听不少农村人都说过,全家几亩田地就那么一点农活,随便抽点空都做完了。从这时候开始农村人的主要精力,都是多种经营、做生意、打工等等。和生产队时候相比,简直就是两重不同的天?!有哲人在创造自己理论时认为,个人追求物质利益,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时下现在,央视的广告用语: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生产队的时候,社员家庭饲养的家禽家畜,种植的田坎和自留地,为农民生活的重要补充,也是保证市场供应的重要方面。县委领导工作重点在农村,也是以粮为纲。都江堰市的前称灌县,农业生产责任制前。全县粮食总产始终徘徊在,2.6亿至2.8亿斤之间。上交国家部分之后,全县城乡45万人;前面说了人均,就那么多斤原粮。

都江堰市青城后山的索道,下面远近都是,退耕还林的山地图片

我长期做打字员,差不多干了10年,知道如果县上领导不这样干?粮食总产如果低于2.6亿斤,全县人均粮食(原粮)低于斤。就要由国家保杠子,供应部分粮食,达到原粮斤。与此同时农村人去国家仓库买粮,还得自己找钱啊……!

~年,为了抓紧粮食生产。县委副书记罗同春代表县委在聚源公社8大队蹲点,县委书记柴景山又带人去崇义公社4大队蹲点。这时段笔者曾问过柴书记为什么?柴书记回答说,县委工作重点在农村,要解决全县农村城镇人口吃饭问题。

粮食问题如果搞不好,社会也要出现不安定的局面,县公安局的工作将会大量增加。县委领导也得出面,向有温江地区粮食的县,当年主要是什邡、广汉、新都等县,匡借粮食渡荒。这些县气候条件好一些,粮食产量也高一些。如果缺乏粮食的地区和县多了,党中央国务院也要牵涉到。年因文革的原因,四川全省粮食减产。党中央国务院从外省,调粮食11亿斤进川,取名“贷粮”帮助渡过困难。

改革开放后年,灌县最先在四川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粮食总产即突破3亿斤。年全县都搞农业生产责任制,粮食总产一下子达到4亿斤!上交国家的之外,全县人均粮食达到斤!年党中央1号文件,宣布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由此带动各行各业,都鲜活地走上改革开放。

就全国而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亿斤。这还是种植面积,减少千万亩以上做到的。年当时抓纲治国,提出全国粮食总产0亿斤?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办到。年、两年,全国粮食年产总量只多亿斤

……。

回头话说我们几个乘坐私家车,来青城后山味江4队怀旧。现在从都江堰市城区,到青城后山的公路有两条。一条仍然由青城山建福宫处上山,经金鞭岩到青城后山。但已经是旅游的专用通道,只能由景区的电动旅游车通行。另一条是经太平现在的青城山镇,即过去人们脚走的路线;现在也是公路上山,到达沙坪也就不到20里。两条道路上都有,不少车辆和旅游的人。

我们乘坐的私家车,经太平现在的青城山镇上山。然后也是过味江大桥转向下,沿味江右岸的公路,从味江公墓旁边行进约2公里。再沿一条稍小的公路上山,也行进约2公里即到味江4队。须说明的是现在这里的,大小公路都是水泥修建成的。沿山一带也没有种植玉米什么的,土地都退耕还林。院落大都是别墅式的小楼,即使平房瓦屋也都是红砖墙壁,钢筋水泥梁柱等,院落旁边有蔬菜种植地。

从青城后山味江桥处望金鞭岩,海拔1多米;等高~米,从飞仙观到上清宫长约5公里。真真是壮如城郭!青城山由此得名。诗云:千峰凭栏立,九曲抱城环。这环形崖岩东边的山头,统称青城36峰。古人云:三十六峰未曾到,青城还是没有游。

飞仙观得名于道家人物,李洞宾由此得道升天。上清宫为青城山主庙之一,位于青城第一峰呼应亭之下。抗战期间世界艺术大师张大千,曾寓居此地两次共3年多时间。他种下的红梅树至今尚在,从甘肃天水带来一种叫玉鸥的小鸟,红嘴黑身黄脚如同“白头翁”大小,当地人称“富贵白头”。大千先生带回10对20只,现在繁殖很多。从都江堰市到峨眉山市,沿邛崃山脉边缘一带,几百里都能见到。

现在去青城山上清宫的人,还能见到大千先生留下的:

一是痲姑池畔麻姑池碑;上书“麻姑池”三个大字。

二是鸳鸯井旁的题咏碑,碑阳书“鸳鸯井”三字,碑阴刻诗一首:

盈盈双井小廊西,锡号鸳鸯费品题。

地面相离刚咫尺,泉源岐出异高低。

水原清净无澜起,理有雌雄莫浪迷。

寄语栖真诸羽客,盈虚消息即玄机。

……。

三是收藏在文武殿的两幅石刻仕女像,一幅是“花蕊夫人”、一幅是“麻姑仙子”。都是用看似简单的线条,把非常的美貌展示在人们面前。据青城山道家讲,仕女面部的线条,是大千先生亲手刻下的。绘画方面大千先生善于画人物,特别是仕女图,被称作年来第一人!

青城山上清宫山门图片

金鞭岩这道壁立的山崖也是,青城前山和后山,东边的分界线。崖壁顶上叫寨子山,有沟壑面积~0亩。“寨子山”的来历,起至太平天国时期,四川发生的李永和、蓝朝鼎起义。清王朝派因镇压太平天国,有丰富经验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出任四川总督。率领部分湘军入川镇压“李蓝起义”!在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入川进入大渡河安顺场(这时叫紫打地)之前,“李蓝起义军”即被骆秉章率湘军和川勇打败。

有部分“李蓝起义”的人员,聚集于寨子山,他们利用山险对抗清军。后随同石达开部过大渡河的,太平军郑永和先锋队,突围到陕西最终也失败。寨子山的名字,也由此流传至今。

史载:李蓝起义自年秋至年夏,持续6年时间。其活动范围,遍及滇川鄂陕甘5省,最后失败于陕西阶州。其中因李蓝义军蓝朝鼎部,于绵州(现绵阳市)战败8万多人被杀后。剩下的1万多人,曾于灌县(即现在的都江堰市,下同)土桥渡过岷江。占据青城故县即灌县的河西一带,当地有几万人参加“其势复振”。

不久之后他们因湘军袭击屠杀失败,至今在石羊镇仍留下万人坟。残存的蓝部起义军经崇州去大邑、邛崃,会合前来迎接的李永和部。后来又经眉州战败和一系列的失败,几千人突围到陕西。

“年6月6日,又发展成3万人的起义军,在陕西阶州失败全部战死壮烈牺牲。持续6年时间其活动范围,遍及滇川鄂陕甘5省的李蓝起义战争最后结束。中国历史上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冲破了小成功小失败,大成功大失败的怪圈。

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要么失败得很惨,要么只是作为别的统治集团改朝换代的工具。中国历史上民国之前,秦汉以来人均寿命仅20多岁。民国年间也只有30岁,年才有35岁。新中国建立后年即达到67岁,年更是达到77岁。(文庙山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iangyanzx.com/djyshj/22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